为助力2025级本科新生(含普通专升本新生)快速适应校园学术环境,熟练掌握图书馆资源使用方法与信息检索核心技能,10月18日,由广州新华学院图书馆主办、新华读书社承办、校红十字协会协办的“遇见‘新’华,探索‘新’图”新生图书馆资源使用与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在东莞和广州两校区同步开展。
本次培训累计开设60场平行讲座,两校区超8000名新生参与,顺利完成信息素养“开学第一课”。
聚焦需求,拆解实用技能。本次培训特邀图书馆陈宝琪副馆长担任核心主讲人,结合新生学术成长刚需,从多维度展开细致讲解:在图书馆基础认知层面,系统介绍图书馆功能布局与纸质资源借阅规则,帮助新生快速建立对图书馆物理空间与基础服务的认知;在数字资源获取层面,明确数字资源入口(含中国知网、各专业特色数据库),打通新生接触学术资源的关键链路;针对新生“文献检索难、数据库不会用”的核心痛点,现场演示中国知网高级检索实操——通过“关键词组合精准定位+发表时间区间筛选+文献类型定向限定”的组合技巧,搭配校园网环境下文献免费下载的步骤说明,让新生直观掌握“高效找资源”的方法。此外,陈副馆长还特别讲解校内优秀毕业论文的查询路径,鼓励新生以学长学姐的研究成果为参考,明确学术努力方向。

陈宝琪副馆长热情讲解
打破沉闷,提升学习实效。为充分调动新生参与积极性,每场讲座均设置“互动问答”环节,为举手提问的新生准备了定制书签、图书馆文创等精美礼品,现场抢答氛围热烈,有效打破传统“单向讲解”的沉闷模式,让知识吸收更高效。针对新生高频关注的“如何区分核心期刊与普通期刊”“校外如何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文献引用如何避免学术不端”等问题,现场都作了耐心解答。
厚植沃土,激发学术活力。此次覆盖8000余名新生的培训,不仅帮助2025级新生快速熟悉两校区图书馆的“硬件设施”与“数字资源”体系,更通过实操性讲解与互动式交流,切实提升了新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与学术规范意识,为其后续课程学习、论文写作乃至科研创新筑牢“信息素养根基”。从前期筹备到现场执行,图书馆与新华读书社紧密协作,联动两校区各部门高效配合,既确保了大规模培训的有序落地,更以“权威主讲+贴心服务”的形式,让新生感受到校园学术服务的温度,进一步激发其探索学术资源、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为营造“勤奋好学、善用资源”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注入新活力。
新生采访,讲座反馈。讲座结束后,读书社工作人员找到几位新生针对讲座的效果及建议进行采访。25级汉语言新生刘同学表示,自己入学前就已经准备好考研,讲座给大家讲解了学校的各种资料,对他后续的考研准备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3级专升本会计新生陈同学表示,原本得知专升本的同学学业压力会比较重,平时想去图书馆借书可能都没时间,但讲座告知图书馆有读者委托服务以及电子资料查询,足不出户就可以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为她减少了顾虑。
未来展望,持续联动,助力学子发展。新华读书社社长表示,未来社团将继续与图书馆深化合作,围绕“学术资源推广、读书分享、科研能力提升”等主题,策划更多贴合学生需求的活动,助力更多新华学子在学术道路上实现“会找资源、善用资源、用好资源”的目标,成长为具备扎实信息素养的新时代大学生。

东莞校区培训现场

广州校区培训现场

活动人员合影留念
广州新华学院读书社供稿
文/郑启浩
图/徐蔺、张楠、李雅芝
审校|刘安定
编辑|陈漪萌
责编|潘梅
审核|陈宝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