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荐读

馆员荐书第三期丨探索经济世界的多元视角——第三期聚焦F类经典著作

时间:2025年05月15日 15:27    作者:    来源:     点击:[]



思想的火炬照亮文明长河,理论的光芒指引实践征途。本学期开始,我们以《中国图书分类法》为脉络,推出十期馆员荐书系列,邀请师生共赴一场思想与智慧的深度对话。本期聚焦F类图书,涵盖了经济学的广泛领域,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经济史以及经济哲学等。阅读F类经典著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洞察经济发展的趋势,掌握经济决策的智慧,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序号

书名

作者

ISBN号

索取号

馆藏地点

1

《经济学原理》

刘笑诵

978-7-300-24039-8

F0/42

东莞校区第三分室

2

《牛奶可乐经济学》

()兰克

978-7-300-12908-2

F0-49/4

东莞校区第三分室

3

《国富论》

()亚当·斯密

978-7-5442-7663-4

F091.33/38

东莞校区第三分室

4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王宁

978-7-5086-3510-1

F12/152

东莞校区第三分室

5

《魔鬼经济学》

() 史蒂芬·列维特

978-7-5086-6593-1

F0-49/114

东莞校区第三分室

6

《网罗城镇:未来城市的想象力》

卜希霆

978-7-5130-3919-2

F49/346

东莞校区第三分室


1.《经济学原理》

索书号:F0/42

作者:刘笑诵

ISBN:978-7-300-24039-8

馆藏地点:东莞校区第三分室

图书简介:本书是高职高专经贸类经典教材,系统讲解经济学核心理论,分为导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三大部分。内容涵盖供需均衡、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生产要素分配、国民收入核算、失业通胀及宏观经济政策等,逻辑清晰,案例生动,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应用。



2.《牛奶可乐经济学》

索书号:F0-49/4

作者:(美)兰克著、佳译

ISBN号:978-7-300-12908-2

馆藏地点:东莞校区第三分室

图书简介:本书以妙趣横生的生活案例,揭示经济学背后的深层逻辑。作者通过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而可乐装在圆瓶里等日常现象,生动诠释成本效益、供需关系、机会成本等经济学原理。全书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将抽象理论融入现实场景,让读者在思考日常琐事中掌握经济学思维。没有复杂公式与图表,适合零基础读者入门。


3.《国富论》

索书号:F091.33/38

作者:(英)亚当·斯密著、富强译

ISBN号:978-7-5442-7663-4

馆藏地点:东莞校区第三分室

图书简介:经济学经典著作,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之作。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系统论述劳动分工、自由贸易和资本积累对国民财富增长的作用。本书创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思想发展。其关于市场机制、价值理论和政府职能的论述至今仍具启示意义。作为经济学领域的里程碑式作品,是理解现代经济运行的必读文献,适合经济学研习者和经济思想史爱好者阅读。






4.《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索书号:F12/152

作者:(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

ISBN号:978-7-5086-3510-1

馆藏地点:东莞校区第三分室

图书简介:本书深度解析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独特历程。作者通过详实史料和政策分析,揭示改革开放背后的经济逻辑与发展路径,探讨中国模式的形成机制。全书系统梳理了市场化改革的关键节点,包括农村改革、国企改制、金融开放等重要进程,客观评价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挑战。




5.《魔鬼经济学》

索书号:F0-49/114

作者:(美) 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著

ISBN号:978-7-5086-6593-1

馆藏地点:东莞校区第三分室

图书简介:本书以颠覆性的经济学视角揭秘日常现象背后的惊人真相。两位作者通过犯罪率下降与堕胎合法化的关联、教师作弊数据等案例,运用经济学工具分析社会问题。全书打破传统思维框架,用数据拆解犯罪、教育、商业等领域的隐藏逻辑,揭示动机如何驱动人类行为。以侦探小说般的叙事,将枯燥的经济理论转化为妙趣横生的现实解谜,带给读者全新的思考维度。适合喜欢另类思考、对社会现象充满好奇的读者。


6.《网罗城镇:未来城市的想象力》

索书号:F49/346

作者:卜希霆

ISBN号:978-7-5130-3919-2

馆藏地点:东莞校区第三分室

图书简介:本书探讨数字经济时代下未来城市的创新形态与发展路径。作者融合城市规划、数字技术与人文思考,系统阐释智慧城市建设的底层逻辑与顶层设计。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如何重塑城市空间、产业形态和生活方式,提出“人文科技共生”的新型城镇化理念。全书兼具前瞻视野与实践思考,为城市研究者、规划者和科技从业者提供未来城市发展的创新思维框架。


资料来源/图书馆

审校丨刘安定

编辑丨徐乐津

责编丨潘梅

审核丨陈宝琪


Copyright © 2024 GuangZhouXinHua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本网站支持IPv6网络